437ccm必赢国际
部门链接
站内搜索
首页 >  专题报道
专题报道
2017年上学期建筑工程学院教师帮扶学生先进事迹
发表日期:2017-04-26  共浏览

春风化雨,润物无声

——建工工程学院教师帮扶学生先进事迹

    我院高度重视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》,配合学院工作安排,努力营造安全、稳定、温馨、和谐的校园环境,积极主动贯彻实施教师包靠学生的帮扶制度。

   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高校诸多弱势群体之一,帮扶工作开展的好坏不仅关系着学生的学业能否顺利完成、人格是否健全,还关系着学生工作的稳定和学校整体的和谐发展,是高校工作尤其是辅导员工作中的重要内容。

一、真心和细心,成就优秀学生

    孙爱军老师担任辅导员工作近六年,工作踏实认真,他一直认为对学生的热爱是顺利开展工作,也是教育好每一位学生的重要前提。

    孙爱军老师在“一对一帮扶”活动中,帮扶对象是建工学院2014级土木工程1班的学生任振华。孙老师自从帮扶该生以来,经常和他谈心,了解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状况。孙老师了解到这名学生是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东寨村人,父母都是农村人,父亲曾出过车祸,家庭比较贫困。为了不给学生造成心理压力和自卑感,孙老师帮这名学生联系了勤工助学岗位,通过自己的劳动,解决了他在学校期间的温饱问题。通过勤工俭学,学生不但解决了生活问题,还锻炼了自己。在学生勤工俭学期间,孙老师还经常关注着他的学生和生活:和他谈话,家里做了好吃的,叫他来吃饭。有次这名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,孙老师二话不说,掏出400元钱递给了学生。现在这名学生在班内担任班长一职,工作积极主动,学习成绩非常优秀。

    孙爱军老师用自己的人格,真心去引导学生和教育学生,他坚信只要用爱心去感动学生,便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潜能。

二、爱心和耐心,帮助圆梦

    王茂森老师也是是我院一名辅导员,带过很多级学生,他热爱学生,也赢得了学生的尊敬和热爱。他深信教师尊重信任学生,关心学生,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已关心爱护,会更“倾心”于教师,更加乐于接近教师,更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育,所谓“亲其师、信其道”就是这个道理。

    王老师刚接触到2014级工程造价班的学生杜永康时,发现他因为家庭贫困,导致整个人自卑、比较敏感又比较脆弱,封闭了自己的内心世界,孤独、沮丧、自轻、自贱的心理意识充斥了他的内心。

    为了改变这个学生的心理和精神面貌,王老师每十天左右便找该同学交流一次,帮助他把精力转移到学习上。王老师还同他的各位任课老师进行了沟通,让任课老师在上课时多多辅导这位同学的学习。在两个月以后,这位同学的成绩大幅度提高,在班内名列前茅,“虽然经济上很贫困,但是我在精神上很富有。”这是他亲口表达的喜悦之情,他发现了自己身上的闪光点,找回了自信。

    在王老师的帮助和鼓励下,计算机等级证、英语等级证、造价员证、施工员证、会计证,他过关斩将,一路凯歌,全部拿到手,当他拿到驾驶证的那一刻,第一时间通知王老师:“老师,我还会开车了!”

    杜永康这两年来,关心集体、热爱学院、尊敬师长、团结同学,他的进步更加坚定了王老师帮助他的决心。得知成绩优秀的他,因为家庭经济状况,想要放弃参加专升本考试,王老师便帮他报名参加学院组织的“助学、筑梦、铸人”活动,使他得到了学院的资助,没有后顾之忧的投入到学习中,实现了升本的愿望。

    杜永康回顾他的大学生活,感慨的说:“时间飞快的流逝,在潍科的大学三年时光恍如昨日。回头望去有着数不尽的不舍与留恋,人生最美好的三年,我过得很充实,也无愧于心,因为我遇见了很多帮助我的良师益友……”

三、以心换心,以爱博爱

    他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学系主任张建坤。作为教师,懂得深爱每一位学生,认真做好本职工作,始终把工作放在首位,勤恳敬业,踏实育人,本着“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”的宗旨,注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,让他们学会学习,学会做人。

    在“一对一帮扶”活动中,张建坤老师帮扶的对象是2013级建筑工程学院张聪慧同学。张老师工作认真细致,第一时间找到学生相关资料,不仅亲自向张聪慧了解情况,并且深入班级,向其他同学了解一些关于该生生活、学习各方面的问题。工作之余,关注学生的生活和成绩,跟学生定期谈心交流,告诉她学习要树立一个长远的目标。

    得知该生有考研意向时,及时鼓励与支持。利用工作的间隙,给该生查找相关资料、推荐相关学校,帮助学生解决考研过程中遇到的问题。在生活方面,不时与学生和家长交流,及时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需求,以心换心,以爱博爱,他得到了学生的尊敬和认可。

    张建坤老师不仅对帮扶的学生倾注了自己的热情,他对自己班级的每一名同学都非常的关注和了解。只要有时间,他就待在教室和学生们一起。对于其他有困难的学生,他都尽自己所能给予帮助。

    教师对学生的爱,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、无私的、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。这种爱是神圣的,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。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,就会“亲其师”,从而“信其道”,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,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。学生在教师给予他们的关心、热爱中,感受到的不仅仅是爱的温暖,而且能感受到人格的真善美所在。

上一条:2017年上学期教师教育学院教师帮扶学生先进事迹
下一条:马琨老师帮扶事迹

关闭

Baidu
sogou